行業(yè)資訊
6個妙招,培養(yǎng)孩子勞動好習慣
發(fā)布日期 :2015-03-02 瀏覽次數(shù) : 2305
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,是培養(yǎng)孩子熱愛勞動、提高動手能力、獨立的必要方式。兩歲左右的孩子喜歡模仿大人做家務的樣子,在一旁摻合著干,幼兒園加盟領軍品牌偉才幼教專家提示,家長應該抓住這個好機會,讓孩子由易到難學做家務,培養(yǎng)孩子勞動好習慣。
1、別阻止孩子“幫倒忙”
當孩子想要幫大人的忙時,千萬別大聲阻止孩子或將孩子哄開。因為孩子剛開始學做家務并不是為了減輕家長的勞動,而是出于好奇心。即使孩子做不好,給家長增添了收拾的麻煩,也要放手讓孩子多次實踐,讓孩子從中獲得樂趣,打下“熱愛勞動”的好基礎。
2、把做家務當成游戲
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,生活就是游戲,家長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孩子勞動的興趣,例如讓孩子收拾玩具時,媽媽可以和孩子來比賽,看誰收拾的玩具最多;洗手帕時,看誰濺在地上的水少等,孩子一定會玩得樂此不疲的。
3、要給孩子做良好的示范
孩子喜歡勞動并不等于會勞動。要讓孩子從兩三歲階段就開始學做家務,父母也要給他良好的身教示范,和孩子一起動手,定期把家里收拾整潔利落,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喜歡收拾東西、做家務了。
4、給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任務
年幼的孩子還無法完成難度較高的家務,時間也不能太長,否則孩子容易疲勞,失去興趣。家長可以先交給孩子一些簡單任務,例如把垃圾扔進垃圾箱,幫媽媽拿拖鞋,開飯前幫忙擺碗筷等。隨著孩子慢慢長大,家長可以慢慢地提高家務的難度,例如自己收拾房間,管理自己的零用錢,學做簡單的飯菜、點心等。
5、進行明確分工
當孩子養(yǎng)成做家務的好習慣后,媽媽應該將家務勞動進行具體分工,明確爸爸、媽媽、寶寶各自的任務有哪些,什么時候做,怎么做最好。將這些事情變成每天的常規(guī)活動,才能真正將勞動觀念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去。如果分給孩子的家務他一個人做不完,爸爸媽媽可以適當指導、幫忙,但一定不能包辦代替哦。
6、適當給予表揚和鼓勵
當孩子認真地做完一件家務時,爸爸媽媽要及時地給予肯定,最好的方法是讓全家人一起欣賞孩子的勞動成果,使他產生自豪感,或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,夸一聲“寶寶真能干,房間收拾得真干凈!”千萬不要隨意用金錢或物質刺激的辦法,例如掃一次地給1塊錢,洗一個碗給5毛,這樣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和家庭責任感。
- 更多相關信息
- 2015-02-28孩子在幼兒園學習什么
- 2015-02-28寶寶愛說臟話怎么辦
- 2015-02-27如何構建幼兒園的品牌營銷
- 2015-02-25幼兒教育中需正確運用表揚和批評
- 2015-02-24親子教育:我該給孩子物質獎勵嗎?
- 2015-02-22親子運動有助于提升孩子情商
留言信息提示:
X